“说的比唱的好听”,这是投资人最近对惠安基金的一个评价。原因是惠安基金高调喊出“构建投研' 3+3 '体系”,但实际上,其旗下偏股型基金近三年的业绩仅为同类基金平均水平的一半,公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在减持股票仓位。
特别是由于知名基金经理的道歉,基金经理辞职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惠安基金是在自说自话吗?还能翻身吗?
演出结束后,位置一直在不断降低。
据同花顺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惠安基金管理规模为449.06亿元,旗下基金数量多达101只,但管理人数量仅为14人。公司旗下有8只股票型基金,基金总规模为6.49亿元;混合型基金55只,管理规模111.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惠安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23.46%,不仅跑输同类公司-20.87%的平均表现,也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3946.4459,-45.46,-1.14%)的涨幅和跌幅,与147%不相上下。此外,惠安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近3月、6月和1年的平均收益分别为-12.63%、-23.06%和-17.18%,均跑输同类公司的平均收益-12.53%、-21.10%和-13.87%。
对于投资者来说,近三年的管理业绩可能更有参考价值。
同花顺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惠安基金旗下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36.98%,而同期同类公司的平均业绩为66.45%,其管理业绩仅为同类公司的55%。在100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90位。
《电鳗财经》注意到,惠安基金不仅在权益类投资上表现不佳,而且配置股票的比例也在缩水,对适当没有信心。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惠安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23.54%,但2021年三、四季度,这一持股比例继续下降,股票投资比例分别为21.59%和18.20%。到今年一季度,惠安基金再次下调股票配置,股票投资比例仅为16.07%。
惊人的多米诺连锁反应
惠安基金一方面继续降低股票配置比例,另一方面却在喊机会。
2022年5月12日,惠安基金首席研究官、基金经理吴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构建了投研“3+3”体系,即选股三步、交易三策。选股上,精选优秀行业,构建平衡组合,挖掘优质公司;交易方面,核心资产长期持有,卫星资产灵活配置,整体组合风险收益适当。“经过大幅调整,a股市场的估值已变得有吸引力;很多经济数据都在逐渐走向拐点,后续二级市场会逐渐好转。”吴对说:吴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基金投资经验。在他看来,投资组合管理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一方面,基金经理要对自己的仓位极度自信;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尝试否定或检验自己的投资组合,以确保投资组合能够为持有人提供稳定的回报。
邹伟,惠安基金首席投资官兼基金经理,拥有13年零273天的管理经验。他在季报中说,这个头寸在估值端的风险已经很小了,尤其是看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预期越来越清晰,短期的成长折价和确定性折价会逐渐消除对估值的压制,因此需要回归行业趋势,关注业绩。由于新基金自成立以来净值大幅缩水,邹伟于去年3月4日发表公开道歉信。从后果来看,邹伟的失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基金经理阵营乃至公司产品结构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
《电鳗财经》还注意到,惠安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已经出现了集中离职的现象。原惠安基金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沈红伟,刚在惠安基金任职4年,却在2021年7月30日离职;同一天,2017年11月加入惠安基金的张在奇也提出离职。一个月前,2021年6月11日,基金经理尚振挂靴,离职不到两年。2021年8月3日,惠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7月30日离职,惠安旗下资产轮换混合,由原基金经理周管理。2021年7月30日,因公司工作调整,黄继宽离开惠安嘉信纯债和惠安鼎利纯债,并聘请了新的基金经理金宏峰。
2022年4月26日,惠安基金再次公告基金经理变更。退伍军人陈欣因公司工作调整离开惠安丰益汇。该基金由张坤独立管理,他是该基金的前联席经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