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后,LPR终于再次被降下。
5月20日,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结果显示,一年期LPR为3.7%,与上次持平;5年生品种占比4.45%,上次为4.6%,下降0.15个百分点。
这是继今年1月20日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5个基点之后。时隔四个月,LPR在同一时间再次下降。与以往的LPR衰退不同,最近的LPR衰退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之挂钩的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近期下调。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但考虑到4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采取的诸多措施,LPR的变化与MLF利率之间的强相关性正在松动。
第二,只有5年期以上的品种单独下行。这与上面提到的存款利率改革有关,因为4月份多家银行下调的新存款利率主要是针对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等。同时也算是5年以上品种的“增减”。此次调整后,5年期以上品种与1年期LPR的价差已从90个基点的高位缩小至75个基点。
作为银行各种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实际上有利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还款利息。与主要影响流动资金贷款的1年期LPR调整相比,5年期LPR下调对于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尤其是对于承受房贷压力的个人,将直接降低每月需要偿还的房贷利息(当然,何时降低利息支出取决于房贷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重新定价日)。此举也被视为近期稳增长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和个人现金流压力,稳定消费和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今日恒生指数高开1.7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18%。金融股、科技股表现活跃,招商银行涨近4%。a股方面,上证综指高开0.33%,深证成指高开0.55%,创业板指高开0.77%。然后三大指数一路走高。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Kvixa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名单后,港股康赛诺生物科技一度上涨超过20%。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幅也扩大至2%。
LPR“降息”的动力来自哪里?
5月20日的LPR报价是今年第二次下调。对于此次调整,市场其实早有预期,依据主要来自央行4月份采取的多项新措施,以推低银行负债成本。
一方面,今年4月,央行引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进行合理调整。这是继去年6月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并加上一定基点确定后,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再次迎来重大调整。
另一方面,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为鼓励银行积极参考新的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适时调整存款利率,央行将此设定为宏观审慎考核中的加分项。
上述改革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央行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4月下旬工农中建、中国外交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了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和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进行了相应下调。4月最后一周,全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亦丰表示,4月份,存款利率自律机制鼓励银行下调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10个基点,旨在从中长期负债方面进一步减轻银行负担;4-5月,隔夜和7天利率继续远离利率走廊中心运行,同业存款利率较3月峰值大幅下降30个基点以上。这些有利因素都有助于改善银行从一般性存款和同业负债两方面的综合负债成本。按照边际成本计算,可以直接带动5月份LPR报价下行。
个人房贷利息支出再次降低。
over 5年多的减持最受市场关注。与主要影响流动性贷款的1年期LPR调整相比,5年期LPR下调对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覆盖面更大。随着LPR改革的推进,现有的银行贷款和新增贷款,如个人按揭贷款和中长期公司贷款,大多数都使用5年期LPR作为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
根据央行规定,个人房贷借款人和贷款银行可以协商选择利率重定价。每次利率重新定价时,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由于今年1月20日下调了一次5年期以上的LPR,对于房贷利率重定价日在5月20日之前的个人,今年的利息支出仍以上次5年期以上LPR调整为准;对于利率重新定价日在5月20日之后的个人,他们可以“享受”今年最新一次LPR下调5年多带来的“福利”。
根据测算,如果贷款金额100万,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5年期以上的LPR下调,月均还款减少到近89元,需还利息合计净减少3万多。
更重要的是,对于即将购买刚需首套住房的房贷申请人来说,最近的新政策将使利率降低。5月15日,央行、银监会发文,对贷款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目前已有多个城市迅速跟进,将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4.4%。随着5年来最新一次LPR下调,不排除首套房贷利率在4.4%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调。
专家支持稳增长增量政策
二季度时间已过半,在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不少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稳增长的增量措施,甚至有学者呼吁“应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些政策来保民生、稳经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5月19日在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举办的沙龙上表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微观主体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背后是信心不足。而且仅仅依靠流动性支持是不够的。此时既要出台更多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也要避免继续出台收缩性政策。财政政策要宽松一些,特别是中央政府要发行特别国债做一些重要的操作。货币政策应该更宽松,以配合宽松财政政策的实施。高通胀离我们还有半年,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时期已经结束。因此,无论是通胀还是汇率,短期内都不会构成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
由50名成员组成的中国财富管理论坛建议,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更有希望。一方面,要用好充足的存量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发行2万亿特别国债,为整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向特定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或“代金券”。货币政策适时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进一步下行;更加注重发挥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促进信贷规模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此外,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金融支持除了货币政策降息外,还应加大对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和实体的金融支持,实行财政贴息、担保或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扩大小微企业普惠贷款贴息范围和力度,用货币政策继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加大小微企业贷款贴息方面,王亦丰也认为,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经营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延迟偿还贷款本息只是还款延期,并不能缓解小微企业的付息压力。有些企业停工停产没有营业收入,但还是要还银行利息。因此,建议对经营有特殊困难的小微企业,可以考虑适当的财政贴息或减息,有效减轻企业偿债负担。
此外,仍需继续加大基建投资对有效融资需求的牵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告诉记者,可以考虑适度增加医院、仓储物流、智能电网改造等方面的基建投资。,扩大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提高可作为资本金的比重。同时加快保障房建设,探索保障房Reits,形成有效投资,同时注入信贷资金,为房企提供一定的现金流。
编辑:战术常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