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企业成为首批在京外资R&D中心。
英特尔,阿斯利康,日立等近70%的外资企业已成为高科技产业。
昨日,科技创新领域举行两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出台支持外资R&D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目前,英特尔,阿斯利康,日立等29家外资企业被确定为本市首批外资R&D中心,其中近七成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
去年,超过90%的新成立企业成为服务业。
据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夏介绍,2020年9月以来,北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两区建设,推出一系列开创性或突破性政策,落地一批服务型平台,为北京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统计显示,北京两区建设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0%,自贸试验区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10%对外开放增活力,强赋能,促发展,提质量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021年,全市新增企业23.8万户,同比增长28.1%,其中,新设服务业企业22.3万家,占全市新设企业的90%以上2021年末,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规模以上企业1.4万户,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900户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11.8万家,同比实现正增长
初步测算,2021年,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增加值2.2万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7.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2021年,自贸试验区实现增加值3485.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该市第一批外资R&D中心已经获得认可。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青介绍,两区建设以来,先行先试,突破性的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北京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申报审批政策,对申报企业试行直报联审,全程网上管理,比常规审批流程减少80%以上截至目前,共有76家企业参与试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其R&D和创新能力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水平北京率先开展技术转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试点将技术转让收入免征额从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近50家中关村企业享受试点政策
两区建设也营造了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生态北京发布《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本市孵化器500余家,市级以上认定孵化器391家,经营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32.5万人,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优质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建立创业投资机构综合服务平台,中关村知名创业投资企业库和科技企业融资项目库目前,风险投资集群内注册投资机构,风险投资项目和服务机构超过80家加强京津冀技术市场金融合作2022年1—7月,向天津,河北出口技术合同2819项,同比增长3.9%,成交金额207.2亿元,增长7.3%
赵青介绍,为进一步鼓励和稳定外资在京发展,《北京市支持外资R&D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于今年3月26日发布目前,首批市级外资R&D中心已经确定,外资R&D奖励计划已经实施英特尔,阿斯利康,日立等29家外资企业被确定为本市首批外资R&D中心,其中近70%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2021年,R&D总投资超过20亿元
海淀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市第一。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剑华介绍了两区建设两周年的成果根据消息显示,在两区建设的带动下,海淀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加突出2021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0%,占全市40.12%,居全市首位2022年1—7月,实际利用外资60.55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占全市44.6%,新增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型项目12个,增资34个
华林表示,海淀区积极推进1+2+N全域园区联动开放行动,即以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为核心,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为联动创新区,N个重点园区为辐射带动区,加强政策联动创新其中,海淀集团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产业,聚集了华为,龙芯中科,纳通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以及国家实验室,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R&D机构,不断积累基础前沿领域优势,强化科技战略布局,海淀集团在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区挂牌以来,新增工商登记企业3639家
中关村软件园培育并形成了中国数字经济前沿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2021年,软件园企业在R&D投资超过400亿元,拥有8万多项知识产权园区实现产值4295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值1652亿元东升科技园围绕数字经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性布局,入驻了易华通,天之航,思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园区产值304亿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